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 [开卷有益]金蔷薇,美的创造与欢乐 日期:2022-06-15

    没有几本书能和人的生命相始终,对我来说,俄国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是其中之一。 一 《珍贵的尘土》是首篇,讲述年老的清扫工夏米守护一个女孩的故事。多少个寂静的夜晚,夏米收集首饰作坊的尘土,簸扬尘土里的金粉,看到金粉的微光,他仿佛看...

  • [开卷有益]“中华匠人精神传奇故事图画书”:如何传递中华匠人精神 日期:2022-06-09

    中华匠人精神传奇故事图画书缪惟(笔名舒春)编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这是一套不同寻常的绘本作品:一是富有京味儿的文学表达,读来颇感亲切,充满温度和厚度。二是把咱们先人宝贵的匠人精神和做派写得活灵活现,耐人寻味。三是严谨的创作态度,一人一物、一...

  • [开卷有益]端午诗话︱佳人相见一千年 日期:2022-06-03

    《一年好景君须记:古典诗词中的季节之美》/杨金志 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据说,端午起源于中国诗歌的祖师爷屈原。传说,屈原投江后,人们用划龙舟、往水中抛洒粽子来纪念这位先贤。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中...

  • [开卷有益]读徐锦庚报告文学《望道》:生动记述《共产党宣言》的中国足迹 日期:2022-05-27

    作为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有着广泛的覆盖面与影响力,长期以来,对《共产党宣言》的阐释解读多停留在政治与学术领域。徐锦庚的报告文学《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是从文学角度...

  • [开卷有益]看孙甘露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一种别开生面的“红色叙事” 日期:2022-05-24

    说实话,差不多一年前在中宣部公布的170种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中,看到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赫然在列,我是颇有一些好奇与期待的。当然,这种好奇与期待也并非只是由此而生,这部长篇小说此前就已先后被列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五年百...

  • [开卷有益]梁晓声:为我教过的学生们写一本书 日期:2022-05-07

    ▲作家梁晓声谈论自己的新书《中文桃李》。 韩寒摄/光明图片 ▲《中文桃李》 梁晓声著 作家出版社 继近年来推出《人世间》《我和我的命》等作品后,作家梁晓声又推出长篇小说新作。 电视剧《人世间》的主题曲,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它说,人的一生像雪花,飞...

  • [开卷有益]《蓝鸟》: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只“蓝鸟” 日期:2022-05-06

    小说,是记忆的嫁接与生长。《蓝鸟》的扉页上赫然印着这句话,如一道闪电,让我们在主人公毕壮志由远及近拼命奔跑的身影中,回望自己的记忆深处,找寻青春的味道。毕壮志的身影孤独、倔强、不屈不挠,和作者俞胜以及我们自己部分重叠,又和我们所熟知的孙少...

  • [开卷有益]读樊希安长篇小说《黄金团》:一幅壮阔的金色画卷 日期:2022-05-05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进一步说,那些暂未被书写、未被关注的民族历史,可以先交给文学。作家樊希安正是这样做的。他的长篇小说新作《黄金团》,讲述了一段至今鲜为人知的中国黄金部队的故事。1979年3月7日,应国家黄金战略储备需要,中国人...

  • [开卷有益]《许渊冲百岁自述》获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 日期:2022-04-29

    4月23日,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华文出版社出版的《许渊冲百岁自述》入...

  • [开卷有益]《隐于辽阔的时光》:大地在她的笔下低吟高歌 日期:2022-04-26

    艾平的散文集《隐于辽阔的时光》,共29篇作品,是对呼伦贝尔草原森林的深度书写,对天人合一生存境界的深情赞美。这是一个牧民的视角,是一株多年生树木的视角,是一匹骏马的视角,作者的感情犹如草原湿地中绵绵的流水,浸润在全书的字里行间。于是,呼伦贝...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国博新书《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首发

    5月17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信出版集团联袂推出的新书《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举行首发式。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国家博物馆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2024年,国博累计接待观众近700万人次,其中“古代中国”展览接待的观众超过680万人次。为了让更多观众...

  • 《生生之水》:囊极巴陇的思辨

    《生生之水》杨上青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生之水》是一部对长江的地理、文化进行全面溯源与深刻思考的非虚构作品。作者在与江源文化的学者一道深入实地考察中,沿通天河逆流而上至长江源头,又顺流而下至通天河口,在山水间见证并积累了深厚的人文素材、浩瀚壮丽的英雄史诗、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以...

  • 《司马相如西南行》:文化交融与历史意义的深度阐释

    读王军的《司马相如西南行》(成都时代出版社),我的脑海里突然涌出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的一句话:“传叙文学是文学,然而同时也是史;这是史和文学之间的产物。”《司马相如西南行》并不是我们所想的讲述司马相如出使西南的纯“故事书”。历史是作家创作的出发点,但在历史叙事的路途上,作家对史实意义的热烈追寻和深...

  • 从生物大灭绝理解生物多样性

    《生物大灭绝》(全八册)[英]本·加罗德 著[美]加布里埃尔·乌格托 绘石敏 何文珊 译苗德岁 审定译林出版社提到已经灭绝的生物,孩子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恐龙。在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区,常常可以见到被翻烂的恐龙书。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长河中,恐龙的灭绝只是一个缩影,发生在白垩纪末大灭绝时期,伴...

  • 《醒来的河流》:生态文学的“破圈”

    “观鸟作家”肖辉跃的《醒来的河流》最开始风靡观鸟圈,之后引发文学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部体现文学大视野的作品。它的切口很小,叙事的空间只在靳江流域宁乡段,叙事的主体是鸟;但作品的内容中却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博物学知识,展现了靳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充满了现代的科学与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