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 [开卷有益]《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或可见出一个‘人’的本来” 日期:2023-12-27

    《教育中的直觉》[美]内尔·诺丁斯 [美]保罗·J.肖尔/著梁明月 王慧/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当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内尔·诺丁斯指出,当今人们应学会关心,以关心为中轴重构教育生态,培养下一代成为“关心型”的人。她的关怀伦理学观点于我而言并不陌生,但这些观点的背后机理和深层逻辑是什么?这个问题...

  • [开卷有益]《小虫子》:“黏人的蛛网” 日期:2023-12-27

    《小虫子》庞余亮 /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年,法布尔诞辰200周年之际,庞余亮推出《小虫子》。这是他致敬偶像的方式。 《小虫子》与《昆虫记》从写作的角度看,具有师承关系,但这并不表明它们一脉相承。庞余亮就像在经典河流上航行的小船,忽地一个拐弯,驶出了新航向。若法...

  • [开卷有益]《我不是博物学家》:一幅现代版“山居行旅图” 日期:2023-11-22

    《我不是博物学家》 薛涛 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是“一部白旗镇自然词典,擦亮鸟兽草木的行迹”“730天的打量与凝视,2万公里的翻越与丈量,感知118种生命的独一无二”。是的!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自然观察笔记,是关于一个镇、一座山、一方鸟兽花草甚或行走其间那些有名、无名的人,在大地上...

  • [开卷有益]《太空一日》绘本出版 日期:2023-10-19

    近日,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太空一日》绘本,绘本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为蓝本,节选自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传《天地九重》内容,再现了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在轨、返回的全过程以及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将太空一日的奇妙之旅完整地展现在小读者面前。...

  • [开卷有益]《唐诗三百首(名师抖音共读版)》:让唐诗有声有色 日期:2023-09-28

    近日,《唐诗三百首(名师抖音共读版)》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该书由中华书局编辑出版,内容依据叶嘉莹、康震等23位专家学者的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讲稿整理而成,既有权威底本和名师解析的专业性,也保留了短视频讲稿生动平实、互动性强的特点。 从驿楼客...

  • [开卷有益]陈平原:我的大学,我的中文系 日期:2023-09-20

    《花开叶落中文系(增订版)》陈平原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眼中的‘中文系’意蕴相当复杂,既是一种教育机制、一种学科设置,也是一种组织文化、一种学术精神,还是一种象征资本、一种社会关系,或笼统地说,是一切与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相关的人和事。”在近日举行的《花开叶落中文系(增订版)...

  • [开卷有益]在文学的世界中坦诚相见 日期:2023-09-02

    读《爱与尊严的时刻当代作家访谈录》 好的文学访谈,终归要彰显出更宏阔、更普遍的文学价值。这对访谈的组织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进行更充分的准备,对受访者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既要能锁定那些重大问题,又要紧紧抓牢具体生动的案例,在提问与倾听之间灵...

  • [开卷有益]《坐拥书城——北大学者书房》:书房还是自己的好 日期:2023-07-12

    《坐拥书城——北大学者书房》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科学者大概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买书。虽然学校就有很大的图书馆,市里和区里都有公共图书馆,更不要说国图,但学者们还是会买书,并且会努力经营自己的藏书。我也有自己的“书房”,实际上是书库,什么书,我都舍不得散,所以...

  • [开卷有益]人文学:开启自我发现之旅——读《艺术:让人成为人》 日期:2023-06-14

    [美]理查德·加纳罗 特尔玛·阿特休勒 著 郭峰 张萌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令人眼花缭乱,AI、ChatGPT……新的技术在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令人惊叹之余又使人迷惘。在时空变换中,人类要想找到自己的位置变得越来越困难,幸好有文学、艺术、音乐、电影这些被称作“人文...

  • [开卷有益]钱锺书:现代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人物 日期:2023-03-22

    《钱锺书传》张文江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钟叔河先生有一回指出:奥林匹斯山上,那学艺之神同时又是谐谑之神,他那锐利而又带一些狡狯的目光俯视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包括我们的“钱锺书研究”,他会有些什么表情(《钱锺书研究》)。我写作《钱锺书传》这部书稿时,最先想到的是这么一段话。 &nb...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国博新书《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首发

    5月17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信出版集团联袂推出的新书《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举行首发式。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国家博物馆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2024年,国博累计接待观众近700万人次,其中“古代中国”展览接待的观众超过680万人次。为了让更多观众...

  • 《生生之水》:囊极巴陇的思辨

    《生生之水》杨上青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生之水》是一部对长江的地理、文化进行全面溯源与深刻思考的非虚构作品。作者在与江源文化的学者一道深入实地考察中,沿通天河逆流而上至长江源头,又顺流而下至通天河口,在山水间见证并积累了深厚的人文素材、浩瀚壮丽的英雄史诗、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以...

  • 《司马相如西南行》:文化交融与历史意义的深度阐释

    读王军的《司马相如西南行》(成都时代出版社),我的脑海里突然涌出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的一句话:“传叙文学是文学,然而同时也是史;这是史和文学之间的产物。”《司马相如西南行》并不是我们所想的讲述司马相如出使西南的纯“故事书”。历史是作家创作的出发点,但在历史叙事的路途上,作家对史实意义的热烈追寻和深...

  • 从生物大灭绝理解生物多样性

    《生物大灭绝》(全八册)[英]本·加罗德 著[美]加布里埃尔·乌格托 绘石敏 何文珊 译苗德岁 审定译林出版社提到已经灭绝的生物,孩子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恐龙。在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区,常常可以见到被翻烂的恐龙书。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长河中,恐龙的灭绝只是一个缩影,发生在白垩纪末大灭绝时期,伴...

  • 《醒来的河流》:生态文学的“破圈”

    “观鸟作家”肖辉跃的《醒来的河流》最开始风靡观鸟圈,之后引发文学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部体现文学大视野的作品。它的切口很小,叙事的空间只在靳江流域宁乡段,叙事的主体是鸟;但作品的内容中却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博物学知识,展现了靳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充满了现代的科学与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