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课堂参考

引领少年踏着伟人足迹前行——从《红星照耀中国》说起

时间:2023-05-10 11:14:58来源:中国教育报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规定的名著阅读共九部,《红星照耀中国》是其中唯一一部红色经典,也是唯一一部纪实文学。学科德育落实,《红星照耀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是学科德育最优化落实的理想范本。

       红星为什么照耀中国?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毛泽东为什么会成为一代伟人?……这些都是《红星照耀中国》的核心议题,然而真正使学生能够从懵懂到熟悉,从景仰到行动,莫过于以这些核心议题为载体,从伟人成长这个独特角度,将伟人的成长历程引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来,从而有效地对学生生命成长产生独特的影响力。

      书中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等一组历史伟人群像,而毛泽东是最崇高的一个,不但是书中最崇高的一个,也是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伟大最独特的一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生命成长历程,今天的中学生能学习借鉴吗?回答是肯定的。

      毛泽东是怎样成长为一代伟人的?今天的中学生对这一核心议题尤其感兴趣,尤其充满好奇与探究。引导初中学生以《红星照耀中国》为核心读本,然后辅之以《毛泽东传》《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等书籍,对伟人成长展开学术和实践研究,把语文学科德育推向深入,以期让学生联系自身,对照伟人成长经历,探究伟人成长的心路历程,为自己未来走出不平凡人生奠基。


       用毛泽东“热心于体育锻炼”的精神,激发学生强身健体习惯的养成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毛泽东,和现实中的毛泽东一样,特别“热心于体育锻炼”。我让学生以此为点,整理出毛泽东体育锻炼的论述和个人实践。比如,少年毛泽东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的经历,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伟人与当代学生的距离。尤其是毛泽东的“雨浴”“风浴”“日光浴”习惯着实让今天的学生大开眼界——原来毛泽东的体育锻炼讲究层次、讲究境界。

      课堂讨论是最热烈的环节。学生在课上畅谈自己热爱锻炼和不爱锻炼的理由,针对不爱体育的同学,有学生找出青年毛泽东曾经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读给大家听,把不爱体育锻炼的第一条理由重申三遍:“无自觉心也”。有学生甚至把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一个片段讲给同学们听。在陈独秀一次公开演讲中谈到的“当代青年的

      六大标准”(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热情洋溢的毛泽东竟增加了一条——“健壮的而非体弱的”。毛泽东认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心力体力合二为一,世上事无有不成,这才是中国的新青年。这样的课堂,学生视野确实开阔了。最重要的是,从学生此后的日记和作文中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在体育锻炼这个问题上能很好地知行合一,由不愿锻炼到自觉锻炼。我自己也是一个热爱锻炼的人,我将自己的锻炼心得和一直洗冷水浴的习惯也借机分享给学生,并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人生在世,要把有意思的事做得有意义,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我特意告诉学生:老师也是毛泽东的“超级粉丝”,我自己的锻炼自觉,与读过的《红星照耀中国》密切相关。


      用毛泽东“博览群书”的终身实践,激发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一生热爱读书,是毛泽东辉煌人生的亮点之一。我要求全班学生读完《红星照耀中国》之后,通读《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这本书。学生从中进一步了解到了毛泽东的阅读视野。学生们发现,毛泽东在省立第一中学退学后,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其间,他学习了世界历史和世界地理,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读了约翰·穆勒、卢梭,读了斯宾塞和孟德斯鸠,不但读了这些生物、政治、法律、伦理学的书,还读了国外的很多诗歌、小说和神话故事。我将刘庭

      华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启示录》一文趁机印发给学生,从理性和感性两种视角,深入探究伟人阅读的视野密码和动力密码。学生在获得这些信息之后,一方面感到汗颜,一方面燃起了阅读激情。更重要的是,学生明白了以下道理:博览群书永不满足,以书为伴爱好终身;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读书实践紧密结合;独立思考寻根问底,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原来毛泽东读书有这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我进一步启发学生,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伟人的独特之处,成为独特的自己。当然,教育不只是告知、激发,更要有方法上的引导和习惯上的监督。从此,我阶段性地布置读书报告的作业,开展读书分享会,邀请作家来班里与学生座谈。让伟人的博览群书成为学生阅读动力的起点,一浪高过一浪地不断激起学生阅读兴奋感,从而让阅读半小时成为学生在中学阶段每天落实的习惯,为进入社会步入终身阅读的行列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毛泽东的历史自觉,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历史自觉指对历史发展有深刻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自身的历史定位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具有历史自觉的人具有大度、坚韧、睿智、能担当的精神和气度。通过阅读,学生发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彭德怀……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着非常笃定的历史自觉。毛泽东的历史自觉不但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注,更是源于对时代发展方向和趋势的精准把握。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少年毛泽东读到了帝国主

      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之后,对国家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样,少年周恩来也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口号并坚决地落实到行动之中。这些方面无疑让学生深深地意识到——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是明知祖国贫困、羸弱,依然热爱她,甚至想为她的发展和改变奉献一切,甚至生命。这其实就是一种历史自觉。这种历史自觉让像毛泽东一样的有志青年扎根到最贫困的中国农村,了解农民的疾苦,最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全中国。学生被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身上呈现出来的这种历史自觉的崇高感深深地感染,也更明白:正是在这种历史自觉的指引下,毛泽东才会在少年时期就深知只有博览群书才会独立思考,才能寻求救国救民的良方。

      要么运动,要么读书,身体和精神至少有一个要在路上,而毛泽东这两者都做到了极致。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惊喜地发现,毛泽东的魅力是无限的,带给后人的启发和鼓舞也是无限的。《红星照耀中国》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长期存在的疑惑,同样也回答了毛泽东为什么成为一代伟人的疑惑。

      一本书可以带出很多本书,带着一本书中产生的问题去阅读更多的书,从而开拓视野,打开格局。这些道理也都是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总结出来的。

      读书,不是目的,通过读书发展自己才是读书的目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学生从读书上升到思考层面,由思考再到行动。学科德育中的名著阅读,在追寻伟人脚步中,已经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王力鹏  北京一零一中学语文教师)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