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邀请我给全国校友在线做了一场讲座,题目是《〈人间词话〉话人间》。很多在校生看到海报后,当天晚上也来到“校友之家”,现场参与了这次活动。讲座结束之后,我收到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发来的微信,除了久别的寒暄、真诚的问候之外,更多的...
从教二十多年,我读过很多书。有些书,匆匆翻过就上了书架;有些书,反复细读,虽然目前也上了书架,但时不时还会想起它们。这些书对我的教育教学确实产生过积极影响,所以每每忆及,总是心怀感激。 第一本当属戴维·伯姆的《论对话》。现在已经记不清是谁推荐我阅读...
《王韬政治变革思想研究:以〈循环日报〉为中心的考察》石蓉蓉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凡治近代思想史、政治史、新闻史者,王韬及其《循环日报》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今年恰逢《循环日报》(1874年2月4日于香港创刊,是我国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张的中文报纸)创办150周年之际,从去年开始,即有...
由作家李浩主编的文学作品集《印象春节: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贵州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收录26位当代写作者关于春节的讲述。书中不乏旧作,但更多是作家们应编者邀约而新写的“春节”专题文字,与读者第一次见面。每逢农历新年,全国以不同的年俗形式共庆这欢天喜地的时刻。图片选自《连环画报》。吴冠英...
“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百种图书日前正式发布。“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是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主持谋划、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实施的大型融媒体出版工程。该出版计划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内容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展开,将100种出版物分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现代...
《教育中的直觉》[美]内尔·诺丁斯 [美]保罗·J.肖尔/著梁明月 王慧/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当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内尔·诺丁斯指出,当今人们应学会关心,以关心为中轴重构教育生态,培养下一代成为“关心型”的人。她的关怀伦理学观点于我而言并不陌生,但这些观点的背后机理和深层逻辑是什么?这个问题...
《小虫子》庞余亮 /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年,法布尔诞辰200周年之际,庞余亮推出《小虫子》。这是他致敬偶像的方式。 《小虫子》与《昆虫记》从写作的角度看,具有师承关系,但这并不表明它们一脉相承。庞余亮就像在经典河流上航行的小船,忽地一个拐弯,驶出了新航向。若法...
《我不是博物学家》 薛涛 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是“一部白旗镇自然词典,擦亮鸟兽草木的行迹”“730天的打量与凝视,2万公里的翻越与丈量,感知118种生命的独一无二”。是的!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自然观察笔记,是关于一个镇、一座山、一方鸟兽花草甚或行走其间那些有名、无名的人,在大地上...
近日,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太空一日》绘本,绘本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为蓝本,节选自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传《天地九重》内容,再现了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在轨、返回的全过程以及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将太空一日的奇妙之旅完整地展现在小读者面前。...
近日,《唐诗三百首(名师抖音共读版)》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该书由中华书局编辑出版,内容依据叶嘉莹、康震等23位专家学者的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讲稿整理而成,既有权威底本和名师解析的专业性,也保留了短视频讲稿生动平实、互动性强的特点。 从驿楼客...
《小云兜里的梦》(大象出版社)是作家余闲写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书名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故事主人公龙小云,她自己的梦想;二是指小云兜村,村子变得美丽的梦想。人的成长和村子的发展,是故事的两条大线索。这是一部关于爱和勇气的作品。来自贵州的龙小云怀揣梦想来到浙江,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
《诗歌名物百例》:扬之水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从《诗经名物新证》到《古诗文名物新证》,从《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到《诗歌名物百例》(以下简称《百例》),扬之水一部接一部地拿出古典文学中所见名物研究专著,给学界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我忝为同事多年,她每有新著问世都蒙惠赠,快读之余,我对她的工作也越...
讲汉字不是一件容易事,面对专业的文字考释,读者难免觉得枯燥。翻开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汉字百话》,似乎找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钥匙。《汉字百话》是日本汉字学家白川静撰写的一本面向大众的优秀汉字普及读物,自1978年出版后多次再版,颇受读者欢迎,中文版由武汉大学教授郑威翻译。作为专业学者,白川静在书中...
最近,以《西游记》为灵感源头的首部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网上持续“刷屏”。该游戏的爆火,也引发大众对《西游记》等四大名著的关注。作家出版社近期面向青少年读者推出的“一看就明白的四大名著”系列,以轻松亲切的口吻教会小读者名著读法,是一套好看又好玩的书。该系列包括《一看就明白的〈三国演义〉》《...
2022年11月16日,北京城的植物扑簌簌掉叶子的时候,王文采走了。这位9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倾尽一生为植物建立“档案”,两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右眼失明并身患四种癌症的生命最后十年,写下了上百万字的论文著述,将余下的岁月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植物分类学。在日前举行的弘扬科学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