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 [开卷有益]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日期:2024-08-27

    《毛泽东井冈山时期的领导艺术》:王超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广泛搜集权威资料,力图在史实准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验,生动呈现我们党在革命年代的斗争智慧。90多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井...

  • [开卷有益]《妈妈的剪影》:把散落于尘埃的“珍珠”串起来 日期:2024-07-10

    《妈妈的剪影》弯弯 刘雪纯 文图中国和平出版社 “这个故事是我根据妈妈早年创作的单幅剪纸,用一条新的线索串起来,裁剪、拼贴、上色,成为现在的样子,使它们重新被阅读、被观赏。”在日前举行的《妈妈的剪影》新书发布会上,图画书作家弯弯讲述了她和母亲刘雪纯一起创作的这本图画书背后的故事。&nb...

  • [开卷有益]书写熠熠生辉的地质精神——读《金色日出》 日期:2024-06-26

    长期以来,地质工作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地质队员们在远离都市繁华的深山大川中,与山河为伴,和岩石为友,披星戴月进行勘探开掘,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如此鲜活的经历是文学创作的绝佳素材。 以地质队员生活为主题创作长篇小说,可以说是作家刘虎的夙...

  • [开卷有益]《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还原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日期:2024-06-19

    “我觉得,知道她的人越多,可能理解越片面,越五花八门,误解也越多。事实上,梁思成、林徽因这一代知识分子,包括张奚若先生、钱端升先生等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在6月12日举行的林徽因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新书发布会上,林徽因之孙梁鉴如是说。 《...

  • [开卷有益]儿童视角观照下的乡村振兴故事 日期:2024-05-15

    《飞起来的村庄》马慧娟 著大象出版社 优秀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对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们的阅读思维能力至关重要。《飞起来的村庄》一书就是最好的印证,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充满了新意。 该书作者马慧娟以朴实的语言和独特的生活体验,用三大章的结构、12万的文字以及儿童的...

  • [开卷有益]趁青春 多读书—— 《人间词话》伴读记 日期:2024-04-23

    去年的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邀请我给全国校友在线做了一场讲座,题目是《〈人间词话〉话人间》。很多在校生看到海报后,当天晚上也来到“校友之家”,现场参与了这次活动。讲座结束之后,我收到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发来的微信,除了久别的寒暄、真诚的问候之外,更多的...

  • [开卷有益]从教生涯,总要精读几本书 日期:2024-04-10

    从教二十多年,我读过很多书。有些书,匆匆翻过就上了书架;有些书,反复细读,虽然目前也上了书架,但时不时还会想起它们。这些书对我的教育教学确实产生过积极影响,所以每每忆及,总是心怀感激。 第一本当属戴维·伯姆的《论对话》。现在已经记不清是谁推荐我阅读...

  • [开卷有益]作为思想家的王韬 日期:2024-03-06

    《王韬政治变革思想研究:以〈循环日报〉为中心的考察》石蓉蓉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凡治近代思想史、政治史、新闻史者,王韬及其《循环日报》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今年恰逢《循环日报》(1874年2月4日于香港创刊,是我国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张的中文报纸)创办150周年之际,从去年开始,即有...

  • [开卷有益]春节是中国人最准时的生物钟 日期:2024-02-07

    由作家李浩主编的文学作品集《印象春节: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贵州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收录26位当代写作者关于春节的讲述。书中不乏旧作,但更多是作家们应编者邀约而新写的“春节”专题文字,与读者第一次见面。每逢农历新年,全国以不同的年俗形式共庆这欢天喜地的时刻。图片选自《连环画报》。吴冠英...

  • [开卷有益]“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百种图书正式发布 日期:2024-01-18

    “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百种图书日前正式发布。“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是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主持谋划、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实施的大型融媒体出版工程。该出版计划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内容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展开,将100种出版物分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现代...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国博新书《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首发

    5月17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信出版集团联袂推出的新书《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举行首发式。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国家博物馆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2024年,国博累计接待观众近700万人次,其中“古代中国”展览接待的观众超过680万人次。为了让更多观众...

  • 《生生之水》:囊极巴陇的思辨

    《生生之水》杨上青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生之水》是一部对长江的地理、文化进行全面溯源与深刻思考的非虚构作品。作者在与江源文化的学者一道深入实地考察中,沿通天河逆流而上至长江源头,又顺流而下至通天河口,在山水间见证并积累了深厚的人文素材、浩瀚壮丽的英雄史诗、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以...

  • 《司马相如西南行》:文化交融与历史意义的深度阐释

    读王军的《司马相如西南行》(成都时代出版社),我的脑海里突然涌出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的一句话:“传叙文学是文学,然而同时也是史;这是史和文学之间的产物。”《司马相如西南行》并不是我们所想的讲述司马相如出使西南的纯“故事书”。历史是作家创作的出发点,但在历史叙事的路途上,作家对史实意义的热烈追寻和深...

  • 从生物大灭绝理解生物多样性

    《生物大灭绝》(全八册)[英]本·加罗德 著[美]加布里埃尔·乌格托 绘石敏 何文珊 译苗德岁 审定译林出版社提到已经灭绝的生物,孩子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恐龙。在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区,常常可以见到被翻烂的恐龙书。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长河中,恐龙的灭绝只是一个缩影,发生在白垩纪末大灭绝时期,伴...

  • 《醒来的河流》:生态文学的“破圈”

    “观鸟作家”肖辉跃的《醒来的河流》最开始风靡观鸟圈,之后引发文学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部体现文学大视野的作品。它的切口很小,叙事的空间只在靳江流域宁乡段,叙事的主体是鸟;但作品的内容中却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博物学知识,展现了靳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充满了现代的科学与人文精神...